季红斌、陈海泉PLOS:解析致癌基因突变谱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复旦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Spectrum  of  Oncogenic  Driver  Mutations  in  Lung  Adenocarcinomas  from  East  Asian  Never  Smokers”的研究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季红斌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海泉教授以及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中心(Vanderbilt-Ingram  Cancer  Center)的William  Pao教授为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季红斌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基因组学的研究。以往在52例肺癌样本中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吸烟肺腺癌患者来源的肿瘤样本具有特殊的致癌基因突变谱:约90%患者的肿瘤样本中具有EGFR,  KRAS,  HER2及EML4-ALK四基因突变中的种。由于目上已经有一些小分子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突变的EGFR、HER2  和ALK的活性,因此绝大非吸烟的肺腺癌患者有可能从这些药物的治疗中获益的。

在新文章中,研究人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和更为深入的分析:在202例非吸烟肺腺癌患者来源的肿瘤样本中,对EGFR,  KRAS,  HER2,  ALK突变以及最近发现的ROS1基因融合进行了检测以及临床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约89%患者的肿瘤样本中具有而且只具有以上五种突变中的一种。这一工作不但证实了该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而且发现EGFR突变的患者与非EGFR突变的患者相比年龄偏大(58.3  Vs  54.3,  P  =  0.016),而存在未知基因突变的患者与具有已知突变的患者相比年龄偏小  (52.3  Vs  57.9,  P  =  0.013)。该研究将为临床的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新研究在更大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非吸烟肺腺癌人群中关键的致癌基因突变谱。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项目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