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代夫讲述中国甘薯产业蜕变之路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马代夫讲述中国甘薯产业蜕变之路
30多年前,小小的甘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芋”,是中国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活口粮,而如今,昔日的救命粮早已慢慢淡出人们的餐桌,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作为一种休闲保健食品而出现。今天的国庆特别报道,就让我们通过一位首席科学家的讲述,来听听我国甘薯产业的嬗变之路。



马代夫,徐州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甘薯学科首席科学家,参加主持育成“苏薯3号”等13个优新甘薯品种。

见到马代夫时,这位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与甘薯打了40年交道的他,一直对甘薯怀着一种特别的情愫,他说,从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这小小的甘薯可是老百姓的基本口粮,但在当时,中国甘薯生产的当家品种,却一直是日本的冲绳百号。

马代夫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当时这个品种(冲绳百号)不抗病、产量也比较低,但是我们也没有新的品种去代替,特别是7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甘薯烂根病,造成甘薯不光产量低,甚至造成了绝收,生产上迫切要求有一个新品种,能解决这个病害。植保专家想去解决,耕作栽培的专家,也想去解决,但都没有使之得到解决。

直到1978年,由徐州地区农科所培育成功的甘薯品种“徐薯18”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

马代夫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这个品种跟冲绳百号相比,不光是抗病,解决了病区种植的问题,而且薯干产量能够增产将近40%,品质也比较好。这个品种出现以后,甘薯生产就恢复了生机。产量上来了,老百姓的口粮问题解决了,老百姓都称(“徐薯18”)为救命薯。

徐薯18的育成,还有效控制了我国甘薯根腐病的发生和蔓延。1982年10月,这一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中国甘薯产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作为世界甘薯生产大国,我国常年种植90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占世界甘薯产量80%,但由于甘薯病毒病的危害,严重制约了甘薯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为此,位于徐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攻关重点放在了甘薯脱毒上,1996年,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技术成功问世,震惊了世界。

马代夫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比如说徐薯18,种植几年以后,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用原来的知识,认为它是退化变异,实质上这是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造成的。这项技术又可以使产量提高20%左右,当时国际马铃薯中心的专家评价这项技术时,认为它是生物技术利用到农业生产上的典范,在甘薯产业发展上,又是一次创举。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后,开始在江苏、山东、四川、广东、安徽、河南等甘薯主产省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3400多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2亿元。此后,以马代夫为首的甘薯科研团队不断引领全国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步伐,1998年,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项目不仅成为国内首创,而且获得农业部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育种单位利用筛选的骨干亲本育成了33个甘薯新品种。

马代夫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甘薯有了新的要求,不再作为粮食了,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用途去开发利用它。比如作为生物质能源、保健和蔬菜等,我们就对甘薯的资源进行全面评价,寻找适合甘薯产业发展方向的材料品种。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利用我们提供的材料,已经育成了很多富含花青素的甘薯品种(紫薯),来满足人们对保健的需求,再比如说我们选育出来的徐薯22,作为乙醇发酵效率比较高,普通薯干3吨半才能出一吨酒精,但是这个品种不到3吨薯干,就能出一吨酒精。

斗转星移,中国甘薯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首席科学家的马代夫,也对甘薯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马代夫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有一种说法叫“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徐州在甘薯产业发展上,肩负了非常重大的责任,在未来,我希望看到种甘薯者发家致富,吃甘薯者健康长寿,通过我们这个团队的努力,使徐州的甘薯科研,能够引领世界甘薯产业的发展,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马代夫讲述中国甘薯产业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