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Gen:刘静宇等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致病基因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刘静宇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的致病基因。2月1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向世界披露了中国科学家在颅内钙化疾病研究中取得的新突破。

研究人员应用传统的定位克隆技术,在7个大脑特发性基底节钙化(IBGC)疾病家系中发现SLC20A2基因上存在7个突变,其中5种错义突变、1种缺失突变和1种移码突变,通过家系内共分离分析、大样本正常对照验证、单倍型分析等,结合SLC20A2基因功能研究,最终成功发现并克隆了IBGC疾病的第一个致病基因SLC20A2。

大脑IBGC疾病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1850年被首次报道,现俗称Fahr病。随着CT的广泛应用,IBGC疾病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基底节钙化常伴随偏头疼、癫痫发作、精神障碍、帕金森、脑梗和痴呆等锥体外系临床症状,使患者苦不堪言。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到底是什么?谁是罪魁祸首?160多年以来,这一直是困扰着海内外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难题。

刘静宇说,IBGC患者在CT上表现为大脑双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血清中生化指标如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成纤维生长因子23等均正常。其CT的发现率为1-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BGC患者发生年龄为30至50岁,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BGC患者发生最小年龄为6个月至1岁。

1999年,美国科学家开始致力于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定位了第一个致病位点;2009年,意大利科学家定位了第二个致病位点,但其致病基因尚未克隆,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我们花了5年左右的时间来确定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刘静宇说。200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刘静宇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