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也有基因克隆 基因模型有望落户无锡

梅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名花,也是无锡市的市花。无锡人爱梅,因为古话有云“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为什么梅花的抗寒性比其他的物种强?它与桃、李、杏等在基因组成方面有什么不同?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梅花腊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为200多名专家学者对近年来梅花资源、梅花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梅花作为传统国花,一直以来受到北上种植的低温气候局限,在北方种植时,忌栽在风口处和山的背阳面。基于这一现状,研究将进一步了解梅花的抗寒分子机理,从而以分子生物学途径解决梅花的地域种植问题。无锡市公园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孙美萍告诉记者,此次梅品种国际登陆园能够登录无锡,其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地域优势和气候条件,对于梅花的生长是比较有利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获得国际登录权的植物仅有梅花、桂花两种。其中已作国际登录的中外梅品种总数达381个,其中无锡梅园有52个。这也使无锡脱颖而出,获得建设“梅品种国际登陆园”的资格,并落地在百年梅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所在地和种质资源基因库,其科学价值十分重大。对于梅花的科研成果,孙主任还向记者透露今后有可能将梅花的基因模型放到无锡,“梅品种国际登陆园”也将进一步作为一个基因保护基地,真正体现科研、学术交流与应用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