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玉米赤霉烯酮
  【关键词】国家标准物质网站       中国标物中心      北京标准物质中心
       内容摘要:玉米赤霉烯酮[size=10.5pt](Zearalenone)[size=10.5pt],又称[size=10.5pt]F-2[size=10.5pt]毒素,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size=10.5pt](Fusarium)[size=10.5pt]的菌侏。(中国标物中心)

   玉米赤霉烯酮 - 动物中毒表现



[size=10.5pt]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在急性中毒时,动物表现为兴奋不安,走路蹒跚,全身肌肉振颤,突然倒地死亡。同时还可发现粘膜发绀,体温无明显变化。动物呆立,粪便稀如水样,恶臭,呈灰褐色,并混有肠粘液。频频排尿,呈淡黄色。同时还表现为外生殖器肿胀,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的特征。在剖检时还能发现淋巴结水肿,胃肠粘膜充血、水肿,肝轻度肿胀,质地较硬,色淡黄。而在慢性中毒时,主要对母畜的毒害较大。它会导致母畜外生殖器肿大。充血,死胎和延期流产的现象大面积产生,并且伴有木乃伊胎的现象。[size=10.5pt]50[size=10.5pt]%的母畜患卵巢囊肿,频发情和假发情的情况增多,育成母畜乳房肿大,自行泌乳,并诱发乳房炎,受胎率下降。同时对公畜也会造成包皮积液、食欲不振、掉膘严重和生长不良的情况。(国家标准物质网站)[size=10.5pt]  

[size=10.5pt]

   玉米赤霉烯酮 - 动物毒害机理


[size=10.5pt]    对动物的毒害机理
[size=10.5pt]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其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可造成家禽和家畜的雌激素水平提高。目前发现,猪对此毒素较为敏感。玉米赤霉烯酮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同时对雄性动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和肺都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主要的机理是它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亢奋,在脏器当中造成很多出血点,使动物突然死亡。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而造成的。(北京标准物质中心)
[size=10.5pt]




                                 信息来源: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玉米赤霉烯酮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玉米赤霉烯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