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细胞治失明取得进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胚胎干细胞治失明取得进展
定于24日出版的美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载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借助胚胎干细胞成功减轻两名退行性失明患者症状,无不良反应。



  胚胎干细胞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胚胎干细胞这项能力“制造”多种器官,替代人们病变或丧失功能器官。而长期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是,异体胚胎干细胞可能触发免疫反应,或遭排异、或分化为癌细胞。



  按法新社说法,人类眼睛“免疫反应”不强,可作为胚胎干细胞疗法理想“实验场”。



  研究人员将大约5万个分化为视网膜着色层的替代细胞植入两名志愿者眼中。一名志愿者70多岁,患老年视网膜黄斑变性;另一名志愿者50多岁,患斯特格氏式症。两人均法定失明。



  植入胚胎干细胞6周内,两名志愿者接受治疗,防止免疫系统攻击植入细胞,但治疗力度逐渐减小。4月后,胚胎干细胞没有分化为癌细胞,未遭排异,两名志愿者恢复部分视觉。



  美国细胞高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鲍勃・兰扎说,两名志愿者为患病晚期病人,对早期病人而言,这一实验结果可能更加“令人鼓舞”。



  研究人员将应用这一疗法在欧洲对更多患者实验,进一步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华网伦敦1月24日电(记者黄堃)新一期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研究人员用干细胞疗法恢复视力的临床试验取得初步成效,不仅验证了这种疗法的安全性,患者视力也出现改善迹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两名因眼部黄斑病变而视力大幅下降的病人接受了试验。黄斑是视网膜中感受光线的中心部位,衰老引起的老年黄斑变性等诱因,是导致许多老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出健康的视网膜细胞,然后将其注入病人的视网膜中,以期它们替代病变细胞的视觉功能。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两名患者的视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一名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只能看到手在眼前晃动时的模糊影子,而现在已能够分辨手指了。



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这种疗法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对上述两名病人跟踪观察了4个月,没有发现明显副作用。经人工培育并注入视网膜的胚胎干细胞生长正常,没有引起炎症,也没有发生癌变的迹象。



研究人员表示,将继续跟踪观察这两名病人的情况。在验证这种疗法的安全性之后,会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来进一步确认疗效。如能最终证实这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将有望帮助大量眼疾患者康复。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胚胎干细胞治失明取得进展